注塑模具制作流程需遵循嚴格標準,以確保模具精度、耐用性及成型產品質量。首先是設計階段,根據產品圖紙進行模具結構設計,包括型腔數量、分型面位置、澆注系統(澆口、流道)、冷卻系統布局等,需通過CAD/CAE軟件模擬填充、冷卻過程,驗證結構合理性,避免成型缺陷。設計完成后需經過評審,確認材料選擇(如模架用S50C鋼、型腔用P20或H13等合金工具鋼)、熱處理要求及加工工藝可行性,確保符合產品批量生產需求。
接下來進入加工階段,模架通過銑床、磨床加工至標準尺寸,保證導柱、導套配合間隙在0.01-0.02mm內;型腔和型芯采用CNC加工中心進行粗銑、精銑,復雜曲面需用EDM電火花成型或WEDM線切割加工,精度控制在±0.005mm以內。加工后需進行熱處理,如型腔淬火至HRC50-55,增強耐磨性;模架調質處理至HRC28-32,保證剛性。隨后進行研磨拋光,型腔表面粗糙度需達到Ra0.025μm以下,避免產品表面出現瑕疵。
裝配階段需按圖紙準確組合各部件,確保頂出機構順暢、抽芯動作協調,冷卻水路無泄漏。試模環節至關重要,通過注射機試生產,檢查產品尺寸、表面質量、飛邊等情況,根據試模結果調整模具參數,如修正澆口大小、優化冷卻水路。檢驗需確認模具各項指標達標,包括尺寸精度、開合模順暢度、壽命測試(一般要求≥5萬次沖壓),并出具合格報告,方可交付使用。整個流程需嚴格記錄加工數據,確保可追溯性,為后續維護和改進提供依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