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使用機械手、輸送帶代替人手取出產品及水口,實現自動化、無人化作業生產,減少人工開機。
2.做好注塑模具的清潔、潤滑、保養工作,防止頂針、滑塊、導柱、導套出現磨損,引起產品產生毛邊。做好合模面膠屑、膠絲、油污、灰塵的清理工作,減少因分型面損傷、壓蹋引起的產品周邊產生毛邊。(模具的保養)
3.采用模內剪切澆口的技術或將直接進膠方式更改為點澆口,減少剪水口的時間。(模具的設計)
4.改善模具鋼材,提高模具鋼性和硬度,并且模具要加撐頭,減少因模具受壓變形而引起的產品毛邊。模具澆口位、滑塊及活動部位使用耐磨損的鋼材并進行特殊處理,減少這些部位因磨損過快而引起的注塑件產生毛邊。(模具的材質)
5.搞好模具的試模工作,改善模具問題,提高模具質量,科學設定工藝條件,防止出現產品和水口發生粘模現象。
6.優化注塑車間機臺的布局,使1名作業員同時可以兼看2臺或以上注塑機產品的處理。提高作業員的工作效率,實現車間自動化、無人化作業生產。
7.做好注塑機的維護保養工作,防止機鉸、哥林柱的磨損,鎖模精度差引起的注塑件毛邊。(機臺的保養)
8.降低鎖模力,防止因鎖模力過大引起模具變形而產生和毛邊。科學設定開合模參數,降低末端鎖模速度,合理設定低壓保護參數,防止因模具撞傷而引起的毛邊。(工藝的設定)
9.使用合適的加工澆口及毛邊的工具,改良加工工具及加工手法,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質量,減少機位加工人手。
10.明確產品的加工部位、加工標準、加工要求和加工方法,減少不必要的加工動作,縮短后加工時間。對內部塑件,不影響功能、尺寸及組裝效果的毛邊不需加工,減少加工量。并堅持有飛邊模具不準許生產的原則。
11.提高作業員的工資待遇,減少作業人員的流失,穩定員工隊伍,使用熟手工人開機(一個熟手工人可以抵到2個生手工人),也是減少機位人手提升作業員工作效率的方法之一。
12.加強對作業員的崗位培訓工作,提高其工作質量、工作效率及工作責任心。